七宝老街在七宝古镇里不一样的年味
品茗闻香
“海上香事”作为上海市非遗沉香香品制作技艺的首家线下旗舰店,坐落在闹中取静的七宝老街竹行弄,推门而入,氤氲缭绕,好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浮躁的心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雕花案几、古韵香炉……置身其中,仿若穿越千年,与古人一同沉醉在香的世界。店中陈列了上百种沉香原料,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
在古代,线香特别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是居家养生、陶冶情操的日常用品。沉香香品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任刚徒弟、海上香事负责人蔡双庆表示,海上香事的线香复原了古代的配方,闻起来更加清雅自然,受到很多游客的喜爱。
一位店内的爱香之人告诉记者,沉香的形成就像蚌病生珠、木病生香,沉香需要经历风雨和痛苦才能诞生奇香,一帆风顺是不会有沉香的。“为什么要亲手制香?因为手工与机器做出来的线香是有生命的。每个人做出来的线香长短不一、粗细不均,其实都反映了制作者的心境。心不静,是做不好香的。”
“海上香事”用三分之一的店面陈列了上百种沉香原料。“看这块树枝深棕色的部分,就是沉香,它包在树枝最中间,”蔡双庆拿着一段枯木枝介绍起沉香:“以前,沉香树要结香可能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通过现代种植工艺,最快五六年可以结香,这让沉香不再那么稀缺,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使用到沉香香品。”
七宝汤团
老五葱油饼、江南羊肉馆、宝丰饭店......在一众美食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是七宝汤团店,蓝金配色的店招在老街里格外醒目。“每次来七宝,我都会跑到这家店,尝几枚不同口味的汤团,最爱吃鲜肉的”“甜口汤团中,我最喜欢的是芝麻汤团,黑芝麻馅料轻轻一咬,馅料缓缓流淌,特别灵”“豆沙汤团也很棒,馅料细腻,湿度刚刚好”......吃过的客人都交口称赞。
在门口,店员熟练地将汤团从大锅中捞出,迎来送往,治愈了每一位食客饥肠辘辘的肠胃。店内的生意十分火爆,坐下堂食的食客坐满了一楼大堂,打包生汤团的窗口甚至排起了长队。
七宝老街汤团二店经理郑长江告诉记者,这家店是2005年开张的,每天能卖出三四千个汤团,春节期间生意特别好,能卖出七八千个。同时记者注意到,销量最高的是芝麻馅和鲜肉馅汤团。说起制作汤团的秘诀,郑长江说,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新鲜现做、用料好、做功考究,用没用心客人吃得出来。
领展广场打卡
毗邻老街的领展广场,这几日可谓热闹非凡。在广场的中央,有着超过500平方米的打卡空间——年宵花市。其中,数个高达3.5米的装置艺术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这个装置巧妙地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元素,“抱佛脚”和“敲木鱼”成了“佛系”人士争相打卡的热门地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年轻的女孩正拿着手机杆,与好友在装置前合影。她告诉记者:“我们本来是到这边吃火锅的,结果一进来就看到了这个花市,马上就过来拍照了!很出片,装置越大显得我越苗条!”
除了多个拍照打卡点,七宝领展广场还为市民们准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新春活动。在一层的乐聚广场,“寻福集章”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市民们手持打卡指南,在广场内寻找指定的打卡点,完成任务后即可打卡。孩子们拉着家长兴奋地穿梭在人群中,寻找着下一个打卡目标。
看似矛盾的老街和新商圈,在闵行七宝颇为奇妙地交汇着,传统文化和创新业态互相引流,为这座古镇贡献着每天的大客流。在不知道去哪儿玩的时候,不妨来这里看看,品味不一样的古镇风韵。
【非遗小知识】沉香香品制作技艺
2015年,“沉香香品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上海市首个沉香非遗项目。随后在上海各区也涌现出了“江南传统文人香事” “传统香道制作技艺”等多个以香文化为特色的非遗项目。
【非遗传承人】
任刚,上海市非遗传承人,是中国当代沉香的收藏家,从事香道文化传播研究十数载。为抢救及整理中国香道文化,足迹踏遍世界各地,追溯遗存,先后赴中东、日本、越南、印尼、老挝、文莱、印度等地收集整理顶级沉香标本数万件,出版相关著作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