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成就一个产业,香不香~
一起走进茂名电白
感受沉香的无限魅力
自古以来,电白就有采集和加工沉香的传统习俗。电白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靠山临海,是天然沉香生长的中心分布区之一,电白区观珠、沙琅、马踏、望夫、林头等中北部山区,处处都能见到沉香树的秀美身影,沉香林郁郁葱葱,赏心悦目。2013年,电白获得由中国经济林协会颁发的“中国沉香之乡”称号。
电白沉香树林
电白“贡香”
电白沉香文化源远流长。据《茂名县志》《电白县志》记载,隋唐期间电白境内已有沉香,距今有1500多年。传说,“岭南圣母”冼夫人在征战中,为减少军中伤亡,下令将士们随身携带的“战地香囊”就是以沉香为主要成分的金疮药。
电白沉香在唐朝已作为贡品进奉朝廷。“卿宅去沉香远近?”对曰:“宅左右即出香树,然其生者无香,唯朽者始香矣。”——这是出自唐朝《国史异纂》的君臣“沉香对”,记录了唐太宗和冼夫人之孙冯盎关于沉香的对话轶事。
明清时期,电白水东开埠,在油地码头一带开启沉香交易,随之形成著名的忠良街“贡香香市”。电白沉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流传到世界各地。
电白忠良沉香文化街
沉香是怎么形成的?
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沉香树受伤之后分泌出来的油脂成分与木质成分混合的固态凝聚物,既有抗菌消炎、镇静安神等药效,又有收藏、品香等文化价值。
野生沉香树在雷击、刮风、动物啃咬等种种情况下,出现受伤、受损,沉香树为了修复伤口,分泌出特殊物质,在伤口处形成结痂。在修复过程中,分泌的物质与真菌结合,使修复的部分具有特殊的香气。沉香在自然中形成的几率相当低,故自古以来沉香的供给远远赶不上需求。人们对珍贵沉香的喜爱,使得天然沉香供给几近枯竭。
沉香
最初,人们在虫蚀、雷击等造成损伤的树上取得沉香。后受此启发,人为对树施以劈砍、钻孔,树的伤口被真菌感染,继而与树木发生反应,结成香脂。
沉香树生长3年以上,就具有了结香的前提条件,香农在沉香树制造伤口,创造外在条件,促使沉香树结香。
给沉香树制造伤口
种植加工技术不断提高
过去,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种植的沉香,生长周期都很长,结香慢。近年来,电白建成100亩良种繁育基地和1000平方米的白木香产业科研中心,并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掌握了领先的沉香种植、结香与加工技术,规范了育苗、栽植、结香程序,沉香结香期从传统的10年以上缩短到5年,结香率从5%~6%提高到30%~60%。
在众多的沉香品种中,奇楠是顶级品种,古代称之为琼脂,极其珍贵。电白香农以偶然发现的野生“奇楠母树”为基础,嫁接繁殖出奇楠树。2017年前后,奇楠沉香种植规模在电白各地迅速扩大,并成为沉香产业链上举足轻重的一环。
目前,电白年育奇楠木苗1500万株,占全国市场的80%以上。奇楠沉香母树资源主要集中在电白,现存数量估计不足200棵。除了在本地种植外,奇楠树苗还大量输往海南、福建、珠三角等地。
沉香树苗
种植加工技术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电白沉香产业发展。2014年,电白区沉香种植面积只有1.5万亩,如今已增至11万亩,约占全国沉香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为全国之最。特别是“沉香山”沉香GAP种植基地,面积达3.5万亩,是迄今全国最大的沉香种植示范基地。
沉香山
电白沉香形成产业集群
走在观珠街上,沉香门店随处可见;走在乡间,尽是香农忙碌的身影;走在沙垌沉香街,家家忙于生产加工、直播带货、打包发货。
沉香工艺品加工
电白有从事沉香产业的人员近4万人,拥有市级以上沉香龙头企业5家、区级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68家,家庭作坊800多家,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产业年产值达40多亿元。
在沉香生产加工的产业链上,有超100种产品,主要分为沉香医药、沉香日化用品、沉香美容化妆品、沉香装饰品、沉香烟酒、沉香燃香、沉香食品七大类。产品有沉香摆件、沉香手链、线香、沉香枕头、沉香面膜、沉香洗发水、沉香沐浴露……越来越多的沉香产品走向普罗大众。与此同时,电白区还与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专题科研,在产业链终端上作更多探索。
沉香现代农业产业园
如今,电白的沉香文化在传承中不断革新,沉香现代农业产业园、沉香博物馆、沉香文化街……形成了“农文康旅”多产融合发展格局,电白沉香已乘风而起,“香”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