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杭州香道第一人”段书权品香论道

进入七月,酷暑难挡,我便与朋友钻进杭州礼品城,在一家名叫“禅韵春风文化传播公司”办的沉香馆,穿越了一回历史,当了一次品香客。

奇南作为沉香极品,在宋朝时,就有“一片万钱”之说,如今面临只可伐,不得种的无奈,更罕珍难求,2004年至今,奇南价格上升近百倍,一克甚至要上万元人民币。

香的概念从何而来?据说全世界有香物质约40万种之多,至此我们可以感觉到香气极其自然而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任何生活空间里。不只是人类,宇宙所有的生物也必须依赖呼吸或嗅觉去感受“生存环境”的气味。那么香是什么呢,香和音乐一样是很抽象的东西,许慎在《说文》里说:“香,芳也”,接着又说:“凡香之属皆从香”,进而引伸说:“馨,香之远闻也。”而慧远大师的《大乘义章》中说:“芬馥名香,此名不足,于中亦有腥臊臭,不可备举,且存香称”,这里指的香已不仅仅指令人愉快的浓烈香气了,包括腥臊的臭气都是香。所以,“香”是“有情、非情之气分,一切鼻可嗅者”了。

现代科学对于香的解释,香味是某种挥发性物质刺激鼻腔内嗅觉神经而引起的感觉,令人有快感的称为“香味”,令人不快的称为“臭气”。而香道上所指的香,我们今天用来作为香料薰香的沉香、檀香、龙脑、麝香等,在三国的古籍并没有提到,更不用说是用来薰香了。但这并非表示我国发展香文化很晚,其实,在远古中国的香文化就发展到相当层次,进入了香文化领域,只不过是使用的香材不是沉香类的。明朝周嘉胄的《香乘》认为,香不只是芬芳的气味,必要是颇值得鉴赏,令人愉快的香气。不是被动的感知的香气,而是主动地可欣赏的香气,已进入精致的文化领域。

见到馆主段书权,我像见到身穿古服的高士,轻声慢语中,显示馆主强烈的道家风格。听他一席话后,我才明白,香席不能如饭局酒宴,需避一个“俗”字,所以一不能请闲不得、放不下的人;二不能邀自以为是的人;三不能请感觉愚钝之人。而品香四人为妥,所谓:独品为幽,二人为胜,三、四为趣,自至让我看到了香道独立、清醒的传统格调和思想。

香气从来就是一门艺术,西方以香精和酒精配制的香水,中国传统香道则以燃烧、薰灸等方式散发天然动植物之气。我国《诗经》中的《离骚》,就是一本被后来人誉为“香草美人”的书,后来一些与屈原性情相投的人,也把这种香称为离骚之香、政治之香,成为千古绝唱。

当然,“平生饱食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妩媚”的愉悦似乎已成为遥远的记忆,然而被朋友们称为杭州香道第一人段书权,却有幸在凡尘世事中,始终保持“薰性”,时不时邀上杭城文友书兄,来上一场品香会。

设香席,好格调

品香、挂画、插花、斗茶,自唐宋以来,就是中国文人雅士之“四般闲事”,虽冠以闲名,却要先由发起人书函相邀,遣人送到友人手中,确认出席得回复,方能后续筹划,自成规矩,可谓闲得得体,礼数周全。

尽管,现在少了这般考究,但作为炉主(品香活动的主持人)的段书权,一般要提前一月开始联络各位道上人和朋友,着手安排香席。在这里,品香择友是颇花心思的,曾担任过灵隐寺法务负责人段书权总经理,曾告诉我:“香席搞得成不成功,香友邀请很关键。香席不能如饭局酒宴,需避一个‘俗’字,所以,一不能请闲不得、放不下的人;二不能请自以为是的人,那些自视聪明、其实俗不可耐、狂言高论的人,会坏了气氛;三不能请感觉愚钝之人,品香追求心境的灵台体语,心性粗劣之人自然不能为谋。所以,审人度性之后,能一同享受香气之妙的,自然也就不多。最终,书权先生选了与杭州市大路朝天文化传播公司老总徐平、西班牙中国商会的金会长、建德画家王丽平四人品香。四人甚好,正所谓四人成趣。

2012年7月22日,各位同道之人来到了杭州沉香馆,内中正堂挂着“香之道”,四周则是各式香具、斗茶的器皿及各式简约的插花艺术,甚至在这里挂着的书画也极简练,字没几字,画没几笔,但文气十足,颇有点弘一法师的体度。这里的灯光也是黑白相济,沉香的暗处,各种炉具、茶具及闻香器皿在明处闪光……甚至,厅中弥漫着的音乐,也是高古的琴声……正好引证了中国文化最深邃的四道:茶道、香道、花道和书画道。

品香座次也颇有讲究。进门位是炉主的,客人则主次从炉主左手顺时针入席。此次,书权先生刚从东南亚带来一块私藏的沉香极品——紫奇南,奇南一出,众友无不欣喜,当即定为今日的主香之一。

书权先生说,好沉香不像黄金钻石知道矿的储存量,每年可估其产出。即便在被视为香的重要产地东南亚,目前也已面临无香可采的境地,很多采香人遍寻加里曼丹岛,收获也堪忧。以前从山脚进山四五公里就可以采到,现在进到山二三十公里范围都采不到了。

缺失的原因无非几种原因:一是沉香树本身结香的规律所在。要结出好香,香树至少要先种植30年以上,才开始结我们所谓一般的沉香,再经过多年的风化,甚至要到土里埋葬许多年才会转化成一块好香。

席间,书权的师弟阿正先生为我们作了品尝炉香表演。它与开始的斗茶不同,而是独自一人先端上白香灰做烤炉。先将白灰压平,再制出一个小小炉孔,轻轻放进一小块炭火,如将宝石镶嵌进白灰之中,再盖上指甲盖一般大的天下第一小锅,锅中放进一克值万元的沉香……这次,我们初学者也上了手,将炉子平放左手心,右手半掩着炉子,将鼻子探进,深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吸开来,就嗅到一缕缕奇妙无穷的香味……

闻香性,亦风流

古有自比香癖的宋代大文豪黄庭坚,才思如流却敌不过一炷沉香,用现在的话说,便是有香即能放空自己,得到彻底的释然,还根据自己多年的品香心得,总结了“香十德”从精神、保健、怡情等多方面归纳香的十种品格。

无怪乎古往今来,香一直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上层建筑的生活起居。自《尚书舜典》记载舜登基时“烟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的祭天大典,到唐代形成较为完整的香学体系,生活中的运用也日益全面,宫廷中已出现以博山炉燃香料,薰染衣裳;以各种香料合成香丸,纳于锦囊之中随身佩戴之说。到宋元时期,薰香得到空前发展,成为普通文人、士大夫、僧侣、高士和权贵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项雅事,为“四般闲事”之首。在现代人看来,就是有钱、有闲、还有品位的人用来拗腔调的玩档。

香癖黄庭坚醉心于合香,以调配各种外人所不能的香味而乐在其中。香是奇妙的,一种棋楠薰之即可一香三味,变化无常,何况再将沉香与各种香味合之,就更变化无穷。故薰香甚至成为当时大户人家每日的必需品,香火不断。由于沉香在自然空气中根据不同的气温就会散发香气,当时甚至还出现以沉香磨粉与泥混之覆墙的奢华之举,这便是传说中的“沉香屋”的由来了。

如今,段书权也有古人这般香痴,每日亦沉醉在香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说来段书权先生还是我的乡党,他是开化县城关人,我是开化县华埠人。少时,我们都曾扛过木头,因此对木头情有独钟。1997年,27岁的他从开化出山,先是在杭州灵隐寺,做了七八年的法务流通处负责人,即寺院后勤部长,自然接触到了香火,了解到了沉香的妙处:沉香点燃之后就像喝斗茶那样,能让内心宁静下来,起到修身养性,定神、静心、凝想、提神、催眠等作用。

2005年初,他离开灵隐寺,开始发掘中国香道,发现香道自唐宋传入日本后,至今鼎盛至极,成为中国香道传承最完整、最有成效的国度,而我国尽管是香道的故乡,但却因封建社会和近代的战争、人祸,从而使香道文化出现了断代,后来懂这方面知识的人即那些王公贵族、达官贵人,有一部留在了台湾,但经过“文化大革命”,在大陆基本没有了这一消费群体。因此,他决定出来搞一个沉香馆,要恢复中华民族的香道文化。为此,他不仅花高价从日本买来一套套玩香工具,还从台湾高人那里学习如何用不同药材调配香、玩香。现在,他拥有各种药材的香,如沉香、檀香、丁香、麝香,还有金鱼香,适合每个人的身体的龙脑香等,学会了如何操作与品尝香道。现在,一些前来拜访的日本香客见了,也觉得他玩香已非常专业。

经过几年的恢复、传承、开发和传播香道,现在,不仅除西藏之外的全国省市有人跟他学香道,到他这里进香材,在各地开设上百家沉香分馆,今年以来,甚至有多家“风投公司”看中他的这个项目,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投资。但他没有答应,觉得现仍处于起步阶段,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来做,如果让别人控制了,就不太好玩了。段书权始终认为,他不是一个生意人,而是一个布道者,一个愿意通过玩香宣传香道者。

讲到布道,他提到了原来在我省待过的徐永清上将,还有何虎少将,有空便会到沉香馆来,他们很喜欢香道。何虎少将经常到这里写香笺、画画,书权就点上一支沉香,让他能静气品尝,感觉很好,甚至还为沉香馆提名:“禅韵春风”。

还有一位在永康市做银楼生意的孙总,事业有成,也很喜欢玩香。每当段书权先生找到好货,他都要来品尝。之后,他干脆在此进货后,回永康家里办起一间香室,每天工作忙余,就进入香室,品茶闻香,自觉身体越来越好。

写香笺,兴风雅

香气袅袅中,大家品罢紫奇,品绿奇,兴致略起,低声细语多了起来,先前那种好古的庄重,也就浅显了几分。端坐在玻璃透明的香室里,段书权告诉我:香港为何叫香港?原来,明清两朝国内香道盛行,但好的沉香自明朝后也不多见,于是,东南亚香材主要集散地就集中在如今的香港,不过当时这里还是一个渔村。后来,香材生意越做越大,官府干脆把这小渔村改称为香港,这便是香港的由来。

之后,大家各自端坐着,默心细絮起来,各自表达各自的心境,站在他身边的人,此时也难以听清他们在说些什么,但分明是在述说着什么,也许,他们在酝酿如何在一张小小的黄笺上落笔?

香笺,也叫香偈子,是每个在此品香之人,把品味的感受以几字或一句诗形式,记录下来,可以说这是感性的领悟,还得结合对灵台光景的感受。当年,苏东坡晚年在香室品香时,就写有《和鲁直韵》来呼应“香痴”黄庭坚: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西,

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斑斓,

一炷香烧冷,半生心老身闲。

其实,这是东坡居士与香对话,心灵感应之作,尽管有对应黄庭坚的意思,但也觉得肚中有万卷书的人,真正有时间让自己闲下来,观想自己内心的人越来越少了。为此,段书权认为,学习香道可与我省最近提出的要做到“双富”精神呼应。当代中国人,如何做到文明富裕?就得从追求物质富裕中,回归大自然,回归山林,走向慢生活,才能面对内心,修得让自己内心不再浮躁,修得几分闲后,可以在精神上充裕起来,做一些善事和好事留与社会。

不过,品香的过程,若不写香笺就不算完整。因为香气上品,在意、其次在境、其次在物、其下在香本。如何表现嗅到的香气,不仅仅是参与者的难题,也是对香席炉主的一大挑战。如闻到香甜清凉之味,仅仅写上清凉、香甜这几字,那就过于直白、缺失意境了,是“竹露”也,否则,通品香能写出一些意境深远的字句,那就是香客的境界。为此,段书权常请一位在省直机关担任纪委书记的高人,来此写字作笺,诗意盎然,很有文彩,让我们看了,也觉得只有高人才能配香道。

何谓沉香?

在此之前,不少人以为沉香和檀香,都是香木的一种,其实不然。沉香并非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香树上“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这类树木本身并无特殊香味,在受到虫蚁或自然力等伤害后,周围木组织因感染产生病变,开始溃烂,于是树脂腺异化为膏脂状结块,以防伤口继续扩散而结成了半木块病状体。由于它的油脂香结密度很高,大多数都能沉入水中或半沉半浮于水,再加之香味美好,故又称为“沉水香”。马来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形成沉香。

奇南则是依性状香气不同,从沉香上细分出的极品类。在品评时,它会发生初香、本香、尾香的奇妙转变,气味往往难以捉摸。目前奇南的品种,主要有海南岛产的绿奇、黄奇、白奇、东南亚的密奇、紫奇、红奇和金丝奇等。

目前,奇南产地价每公斤已超过一万美元。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