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沉香 现世安稳——刘剑玲老师在柳工


柳工文学平台的光彩,吸引着外部人士钦羡的目光。

说起柳工文学平台的成就,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刘剑玲。从十八岁开始发表小说,凭着对文学的信仰与坚守,她年纪轻轻就成为一位身处广西的作家。1989年,开始在《柳工机械》报任文艺编辑,她用一个作家敏锐的眼光和强烈的责任感,组织刊发了许多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企业员工的优秀作品;无数修身养性的美文,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启迪,成为柳工企业文化的一大亮点。刘剑玲和她所经营的文艺副刊版面,得到柳工几届领导人的肯定,公司里的人都尊敬地称她为“刘老师”。

办报纸,尽心尽职很有范

一张报纸办得如何,副刊在其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经刘老师之手编辑出来的版面,无论在思想见识、衡文眼光和审美情趣上,都特别能够打动人心。许多员工都是这块版面的忠实读者,有些读者会将自己喜爱的文章剪下来,压在桌面的玻璃下反复品读;有些读者会将剪下来的文章夹在自己的笔记本里珍藏。行话说“新闻看客,副刊留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说外行看热闹,那么内行就是要看门道了。《柳工机械》副刊丰富了单位的企业文化,使得这块版面的文化含金量变得厚重、深远,大大超出了人们对一般企业报的期待和想象,在企业外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深得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2015年,广西新闻学会企业报研究会会长尧道忠拿着《柳工机械》文艺副刊版来做范本,高度评价说:“编辑在排版方面思想性强,线条、色块、图片的搭配,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将文艺版面打造成一个发现、培养、服务文学爱好者的平台和园地,尊重并关爱写作者的成长是刘老师的一贯用心。她从不轻易“枪毙”任何一篇稿件。修改来稿的时候,她也不轻易改变作者的原文观点和行文风格,她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进行修改。许多新人的作品的确青涩,她在编稿时会分外留意,只要有一点亮点,她都会修改并给予发表。有些文章,即使改动很大,不仅是修改语句、衔接润色,甚至是重新布局,添补内容等,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比她自己创作一篇文章还要多得多,但她也不会因此去与作者分享“合作”的名声,更不会因此去与作者分享稿酬。作者队伍中,不乏退休的老员工,即便退休以后,他们仍然会继续将自己的作品投向《柳工机械》。刘老师一如既往地热情地接纳他们的作品,若有什么活动也通知他们参加,有可赠送的书籍也不会忘记他们,是真正的“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文章能在报刊上发表,是给写作者的一种自信。刘老师鼓励企业的写作者,不只限于在本企业办的内部报刊上发表作品,还要向公开媒体积极投稿。有些作者向外投稿总不见上报,心里不免有些灰心丧气,刘老师就会给他们打气。如果刘老师看到作者写得较好的文章,她还会擅自作主,将他们的文章推荐到合适的报刊上去发表,这对写作者是很大的鼓励,越来越多的员工,聚集在刘老师倾心培育的百花园里。



图为2003年刘剑玲老师在通讯员座谈会上

做园丁,百花园中景宜人

读书写作蔚然成风,成为柳工广大员工的常态。据不完全统计,柳工有二百多位文学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得到过刘老师的影响和鼓励。蒋筱华、伍朝阳、张贵兰、周慧等老中青三结合的中坚力量,他们一篇篇有分量的文学作品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深切感受到了柳工浓郁的文化氛围,散发出生生不息的文化气息。在这一大群写作者中,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情报专家梁树英,由于文学功底深厚,她对文字相当挑剔。她曾在一篇题为《我的柳工文学缘》的文章中谈到,她对本企业办的文艺副刊从来不屑一顾,并固执地以为由企业人编辑、企业人写的东西没什么看头!因此每拿到报纸,向来只浏览新闻版,基本不看文艺版。然而在一次偶然与刘老师的接触中,她的这个观点彻底改变。她被刘老师的知性、睿智、勤奋、脱俗和坚守深深吸引,从而引发她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思考,进而成为刘老师的忠实读者和柳工文学百花园里的常客。

在物欲横流,诱惑颇多的年代,一个工矿企业能拥有这么多热爱文学的人,实在难能可贵。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努力,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水平已远不止在本企业里自娱自乐,许多优秀作品已经走到公开平台,并在全国及省市的文学大赛中获奖受誉。如在柳州市举办的九届散文大赛中,几乎每届柳工都是获奖人数最多、奖次最高的单位,多次摘到一等奖桂冠。柳工人在文化舞台上大显光彩,让人啧啧称道。记得在柳州市作协组织召开的一次文艺交流会上,原作协主席柯天国老师曾语重心长地感叹: “作为一个公司的报纸副刊能办到如此程度,已实属不易,有那么多的好作品在公开平台上获奖受誉,足以看出这个企业本土文化底蕴的深厚。”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